有人說,中年是人生最輝煌的時刻,但與此同時,中年人的身體也在不知不覺中走向下坡路。在人生的這個“分水嶺”,預(yù)防疾病很重要。
人到中年,最怕自己“找病”!
人到中年,就像是一道分水嶺,對于家庭頂梁柱來說,中年是事業(yè)的黃金時段,意味著成功與成熟。
可是,多數(shù)人進入中年后,身體卻開始走下坡路,如忽視了鍛煉和保健,病魔就會悄悄地跟上來,較則潛伏下來至老年發(fā)作,重則疾病纏身,甚至英年早逝。所以說中年是“病機四伏”的時期。
著名健康教育專家、北京安貞醫(yī)院洪昭光教授在個人微信公眾號發(fā)文表示,有種說法就是叫“三十努力、四十注意、五十成功、六十輕松”。四十歲,已經(jīng)到中年了,你就要好好注意健康了。努力工作加注意健康。
洪昭光教授也曾在公開講座中指出,30~60歲這一段最可怕,因為一生的幸福和悲劇就看30到60歲。
20歲養(yǎng)成好習(xí)慣,40歲指標(biāo)都正常,60歲以前沒有病,80歲以前不衰老,輕輕松松一百歲,快快樂樂一輩子。自己少受罪,兒女少受累,節(jié)省醫(yī)藥費,造福全社會,不上醫(yī)院去排隊。
如果60歲以前一身是病,糖尿病、冠心病、高血壓,慢性病集一身,退休時,身體已經(jīng)“糟”了,那么以后是身體痛苦,精神折磨,七老八十,身心煎熬,人財兩空。
千萬別做5件事
1. 把自己肚子搞大!
有句話叫:腰帶越長,壽命越短。
洪昭光教授指出,因為褲腰帶越長,表明肚子越大,就是俗稱的“蘋果型肥胖”。啤酒肚、將軍肚的人,內(nèi)臟脂肪多,動脈硬化快,不加以控制的話,將來得冠心病、心肌梗死、腦出血的幾率就高。
就像一輛卡車,限載30噸,非要裝50噸跑,發(fā)動機、輪胎、剎車、底盤磨損都快,五六年就報廢了。人也是一樣,如果肥胖,每天多背著幾十斤肉,心臟、肝腎、腸胃、膝關(guān)節(jié)負擔(dān)都重,身體消耗、衰老就快。
因此,胖子的平均壽命也大大短于體重正常的人!所以,別把自己的肚子搞大了!
2. 把自己的血管變脆!
血糖與血管之間有著密切的聯(lián)系。大血管病變是糖尿病的主要并發(fā)癥之一,由于動脈粥樣硬化所導(dǎo)致的心腦血管病變的發(fā)病率高,而且病情較非糖尿病者嚴(yán)重得多,很易并發(fā)冠心病、心肌梗死或腦卒中。
洪昭光教授曾用北京烤鴨的制作工藝來比喻血糖與血管的關(guān)系。
他指出,人的血管內(nèi)膜蛋白就怕糖,糖一多,蛋白就硬化變脆。普通的鴨子如果不抹上糖,烤出來不焦脆,所以要抹糖,一烤又焦又脆又好吃。一個人的血糖多,他的動脈內(nèi)膜就很容易像北京烤鴨一樣,又焦又脆,一脆一裂就出血了。動脈硬化斑塊使血管狹窄,就像路上四條車道堵了兩條,斑塊破裂就像撞車,血小板就像看熱鬧的老百姓聚集造成血栓。
為避免破裂出血,我們飲食中需注重粗細搭配,降低膽固醇,控制糖尿病。
3. 自己誘使猝死發(fā)生!
猝死病人大多數(shù)都有明確的“引爆”因素,其中以過勞、情緒激動、精神壓力、酗酒、飽餐、劇烈運動、寒冷、豪飲冷飲最為致命。
其中,有一組死亡三聯(lián)癥,對中年人來說特別危險:緊張+熬夜+吸煙。
這組三聯(lián)征,是中年人,尤其是職場白領(lǐng)的大敵。工作多,壓力大的職場,加班熬夜有時會成為不可避免的常態(tài)。熬夜本就打亂了人體生物鐘,超出正常負荷,有吸煙習(xí)慣者往往又要大量抽煙來提神,再加上精神緊張壓力大,危險因素疊加,成為壓垮身體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4. 總跟自己過不去!
“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,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?!焙檎压饨淌谡J(rèn)為,在所有的健康長壽處方中,心理平衡是第一重要的。
養(yǎng)生重要的是養(yǎng)心,心情舒暢了,你吃飯就舒心,也就吃得健康。這些百歲老人個個心胸開闊,性格隨和,心地善良,沒有誰是心胸狹隘,脾氣暴躁,鉆牛角尖的。因為心胸狹隘,脾氣暴躁五六十歲早一個一個氣死了。
5. 自己吃得太細了!
洪昭光教授強調(diào),粗糧藥用價值多。吃太精細的食物,食物中的很多微量元素、維生素和植物纖維會丟失。如果人體缺少這些必需的物質(zhì),就會生病,比如很常見的便秘,很多情況下就是因為攝入的植物纖維太少。
健康中年記住8句話
健康需要自我管理,人生無非就是吃、喝、睡、拉,管好這些,想要長壽就不難。洪昭光教授在自己的一本書《活到百歲八件事》中分享了詳細的健康提示,牢記?、?/span>
1、堅持八分飽
早在公元前400年,醫(yī)學(xué)之父希波克拉底就說過:“壽命是從嘴里省出來的?!惫糯现嗅t(yī)有一句話:“若要身體安,三分饑和寒。”美國白宮保健醫(yī)生來中國講學(xué)時,送了一句話給聽眾:“吃飯七八分飽,走路爬樓慢跑?!?/span>
說得都是同一個道理:吃飯別吃太飽,七八分飽就足矣!
2、不吃皺眉飯
一直有“寧吃開胃粥,不吃皺眉飯”的民諺。其情緒和人體的五臟六腑都有著緊密地聯(lián)系,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人體的消化功能。所以,中醫(yī)強調(diào)吃飯的時候要心情愉悅,這樣才能保證規(guī)律的飲食和營養(yǎng)的攝入。
3、三餐要吃
洪昭光教授提示,按照一二三四五、紅黃綠白黑來搭配,那就是健康膳食了。
“一”:每天喝一袋牛奶;
“二”:250克~350克碳水化合物,相當(dāng)于主食6~8兩;
“三”:三份高蛋白,一份就是一兩瘦肉或者一個雞蛋,或者二兩豆腐,或者二兩魚蝦,或者二兩雞肉或鴨肉,或者半兩黃豆;
“四”:四句話,即“有粗有細,不甜不咸,三四五頓,七八分飽”;
“五”:每天500克蔬菜和水果。
“紅黃綠白黑”即:
“紅”:一天一到兩個西紅柿;
“黃”:紅、黃色的蔬菜,如胡蘿卜、紅薯、老玉米、南瓜、紅辣椒;
“綠”:綠茶和深綠色蔬菜;
“白”:燕麥粉、燕麥片;
“黑”:黑木耳。
4、睡好子午覺
中醫(yī)所提倡的人必須睡子午覺,子是夜晚11點到次日凌晨1點,午是白天中午11點到13點,老年人如果能每天中午小睡一會兒,對養(yǎng)生是有一定益處的。
5、運動堅持“三五七”
散步就是最好的運動方式。為了讓這種簡單的運動方式發(fā)揮最好的作用,洪昭光教授在散步時一直堅持做到“三、五、七原則”。⑨
“三”是指每天最好散步約3公里,時間應(yīng)在30分鐘以上。
“五”是指每周應(yīng)散步5次左右。
“七”是指散步的強度應(yīng)以“運動后的心率+年齡=約170”為宜。例如,一個50歲的人在散步后,其心率若達到120次/分鐘,則其散步的強度為50+120=170。
6、別用力排便
人在排便時屏住呼吸用力,血壓急劇波動,可使血壓急劇上升。老年人猝死衛(wèi)生間并不少見,便秘者一定要小心。
7、有尿不能憋
憋尿會讓血壓上升。有個動物實驗,從尿道向動物的膀胱中注入生理鹽水,使膀胱充盈,膀胱壁處于緊張狀態(tài),同時監(jiān)測動物的血壓,結(jié)果血壓迅速上升。這是因為膀胱壁張力增大后,膀胱反射性引起血壓升高。
8、小事不計較
小事認(rèn)真,整天計較一些雞毛蒜皮的事,這種人才是笨蛋。所以糊涂一點,瀟灑一點,度量大一些,風(fēng)格高一些,站得高,望得遠一些。保持三大作風(fēng):助人為樂、知足常樂、自得其樂,就能永葆快樂。
來源:健康時報